1、 人员要求:
1级和2级许可的人员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
数量
|
焊接人员数量
|
II级无损检测人员数量
|
铆工\钳工\管工
|
电工
|
起重工
|
人数
|
合格项目的试件位置代号
|
RT、UT、MT或PT
|
管材
|
板材
|
管板
|
6(3)
|
8(2+2)
|
2G、5G
(5人)
|
2G、3G
(5人)
|
5FG
(2人)
|
*1
|
10
|
2
|
3
|
1级中安装许可的人员条件
专业
技术
人员
数量
|
焊接人员数量
|
II级无损检测人员数量
|
铆工、
钳工、管工
|
电工
|
起重工
|
人数
|
合格项目的试件位置代号
|
RT、UT、MT或PT
|
管材
|
板材
|
管板
|
5(2)
|
4(2)
|
5G
(2人)
|
3G
(2人)
|
5FG
(1人)
|
*1
|
6
|
2
|
3
|
注:(1)*者允许分包;
(2)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具备安装(起重)或者化工机械、焊接(金属材料)、无损检测、电气、仪表、防腐等专业技术员以上(含技术员“)职称的人员。括号内数字为至少具备的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的人员。
(3)无损检测工作分包时,本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至少要有1名持RTII级以上(含RTII级)或者UTII级(含UTII级)证无损检测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的质量管理,分包单位必须是具有无损检测专项资格证的单位;
(4)焊接人员数量括号内的数字为氩弧焊接人员数和埋弧自动焊焊接人员数。安装单位的焊接人员中,具有II类以上(含II类)材料试件合格项目的人数不少于50%;
(5)电工必须具有特殊工种资格证,起重作业人员必须具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2.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
B1 1、2级许可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 见下表: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起重设备
|
卷板机
|
水准仪经纬仪
|
电焊机
|
烘箱
|
无损检测设备
|
试压泵
|
空压机
|
焊条
保温筒
|
换热器
抽芯设备
|
≤ 8t(2台)
*20t以上汽车吊1台
|
16mm
1台
|
各1台
|
8台
氩弧焊机2台埋弧焊机1台
|
2
|
*3
|
1
|
1
|
按焊接人员数配备
|
*若干台
|
B2 1级中安装许可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 见下表: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起重
设备
|
水准仪经纬仪
|
电焊机
|
烘箱
|
无损检测
设备
|
试压泵
|
空压机
|
焊条
保温筒
|
换热器
抽芯设备
|
≤ 8t(2台)*20t以上
汽车吊1台
|
各1台
|
4台(氩弧焊机2台)
|
2
|
*3
|
1
|
1
|
按焊接人员数配备
|
*若干台
|
注:(1)*者允许分包;
(2) B2条1级中安装许可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表中的5-9项中,安装单位应至少满足3项;
(3)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还应当配备必要的安装、改造、维修工具,并具有一定的安全防护设施;
(4)设备应当完好,仪器仪表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校验;
(5)对申请单项安、维修或者有限制范围许可的单位,上述条件可以适当放宽。但必须满足所申请范围施工的需要。
(6)申请1级许可(只取单项安装许可除外)的单位,必须具备焊接工艺评定的设备。
|